跳转到主要内容

活动展示

首页 文化战“疫” | 全民数字共享,亳州市文化馆掌上公益课程第九弹

文化战“疫” | 全民数字共享,亳州市文化馆掌上公益课程第九弹

updatex 提交于


这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
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
被誉为:无言的诗、无行的舞;
无图的画、无声的乐。
大声的告诉我这是什么好吗?
那就是“书法”

文化云

活动详情:

1.时      间:2020年2月16日至12月31日

2.活动地址:亳州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平台

3.活动主题:文化战“疫” | 全民数字共享,亳州市文化馆掌上公益课程第九弹

4.活动对象:广大群众

 

课程介绍

本课程通过讲解书法发展的历史、书法流变、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名人佳作及行书、草书、魏碑等具体书法形式等诸多方面的知识,展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,旨在引导大家了解、欣赏书法这一民族艺术,增强对中华国粹的认识。

 

书法鉴赏

第 1 章 · 绪论
第 1 节 · 何为书法欣赏
第 2 节 · 书法成为艺术的原因
第 3 节 · 书法艺术的内在蕴含
第 4 节 · 书法的情感价值
第 5 节 · 书法鉴赏的知识储备
第 6 节 · 书法鉴赏的前提条件
第 7 节 · 画面审美——结构、层次、逻辑
第 2 章 · 甲骨文的欣赏
第 1 节 · 甲骨文——从发现到内容
第 2 节 · 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与契刻
第 3 章 · 浑厚典雅的金文
第 1 节 · 金文的文字及其艺术风格
第 2 节 · 青铜器制造与钟铭鼎文
第 3 节 · 金文典范——毛公鼎
第 4 节 · 金文典范——虢季子白盘
第 4 章 · 散氏盘
第 1 节 · 散氏盘——篆书的突破与多姿
第 5 章 · 石鼓文
第 1 节 · 石鼓文
第 6 章 · 篆书的演变
第 1 节 · 小篆始祖——李斯
第 2 节 · 小篆的艺术风格
第 3 节 · 小篆典范——会稽石刻
第 7 章 · 两汉隶书的兴盛
第 1 节 · 八分书与蚕头燕尾
第 2 节 · 隶书典范——马王堆帛书
第 3 节 · 秦隶——由篆而隶的变革
第 4 节 · 乙瑛碑——隶书第一碑
第 5 节 · 隶书碑刻的临摹与学习
第 6 节 · 汉隶——隶书的成熟与巅峰
第 7 节 · 两汉隶书的区别与联系
第 8 节 · 汉隶《曹全碑》的艺术特点
第 9 节 · 汉隶《张迁碑》的书法风格
第 8 章 · 唐楷的繁荣
第 1 节 · 楷书的正与真
第 2 节 · 唐人楷书第一——欧阳询
第 3 节 · 九成言醴泉铭——楷书典范
第 4 节 · 颜体——颜真卿的书法
第 5 节 · 颜体楷书的笔法
第 6 节 · 颜体典范——麻姑仙坛记
第 7 节 · 《麻姑仙坛记》的结体特点
第 8 节 · 晚唐楷书代表——柳公权
第 9 章 · 柳公权玄秘塔碑文与简单注释
第 1 节 · 《玄秘塔碑》碑文注释
第 10 章 · 书法欣赏总论
第 1 节 · 书法鉴赏的章法——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
第 2 节 · 书法的审美与教育意义
第 11 章 · 行书
第 1 节 · 行书与其它书体的关系
第 2 节 · 行书的运笔——笔锋易联、露峰用色
第 3 节 · 行书的运笔——草化灵动、气势连贯
第 4 节 · 行书的运笔——随势用笔、动静结合
第 5 节 · 行书的大章法——格局、正文、款印
第 6 节 · 行书单字结构——字形、字势、字体
第 7 节 · 行书的行气变化
第 8 节 · 行书的形态变化
第 9 节 · 行书的点化特征
第 10 节 · 行书的提法
第 11 节 · 行书欣赏——王羲之、颜真卿、赵孟頫
第 12 节 · 行书欣赏——苏东坡、黄庭坚、蔡京
第 13 节 · 行书欣赏——董其昌、刘墉、郑燮
第 12 章 · 草书
第 1 节 · 草书的演进——章草、行草、今草
第 2 节 · 草书用笔——动静结合、飘逸飞荡
第 3 节 · 草书用笔——虚实相间、连接字形
第 4 节 · 草书结构——笔画减省、互借符号
第 5 节 · 草书结构——改变笔顺、变幻结构
第 6 节 · 草书序法——意多于法、道法自然
第 7 节 · 草书线条——圆与涩
第 8 节 · 草书四忌
第 9 节 · 草书风格——雄浑、野逸、浑然一体
第 10 节 · 草书风格——上下左右、疾徐疏密
第 11 节 · 草书大家——二王、张旭、怀素
第 12 节 · 草书大家——米芾、颜真卿、赵孟頫
第 13 节 · 草书大家——文征明、徐渭、傅山
第 13 章 · 魏碑
第 1 节 · 魏碑的分类——方笔与圆笔
第 2 节 · 魏碑的分类——笔法糅杂类
第 3 节 · 魏碑的书写特点——横、点、竖、撇
第 4 节 · 魏碑的书写特点——捺、勾、挑、折
第 5 节 · 魏碑的结构——点化疏朗与重心平稳
第 6 节 · 魏碑的结构——对比协调与巧妙安排
第 7 节 · 魏碑的结体格调
第 8 节 · 魏碑的布局谋篇
第 9 节 · 魏碑风神——古拙稚朴与气韵生动
第 10 节 · 魏碑风神——寓巧于拙与机

 

▼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学习

文化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