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等。既是祭奠祖先、缅怀先人的节日,也是艾草碧绿、青团飘香的时节。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,重温清明习俗,4月1日,亳州市文化馆开展“我们的节日·精神的家园”青团制作手工黏土主题活动。
“清明节与春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,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在清明前后吃青团的食俗,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。清代《清嘉录》则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......”制作前,老师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。随后,在老师的指导下,一个个圆滚滚、胖乎乎的青团就成型了。大家相聚一起,享受手工制作的乐趣,寄托对故人缅怀之情。
“清明节的习俗有很多,扫墓、踏青、吃青团、放风筝、荡秋千,我都记住了。”参加活动的孩子一边展示他的黏土“青团”,一边回忆清明节的习俗。他表示,参加这次活动很开心,了解清明传统文化,在手工课堂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活动现场,家长们纷纷表示,“市文化馆在用实际行动带领大家学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,孩子通过手工制作黏土“青团”,进一步体会到清明节吃“青团”的含义,学会感恩,学会珍惜。在潜移默化中,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