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主题:优选小课堂丨金文与石鼓文是什么样的文字?这门课告诉你答案!
二、时间:8月22日
三、详见亳州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
四、内容:
课程介绍
金文 所谓的金文即青铜器铭文,又称为钟鼎文或者籀文。金文代表了西周书法的最高成就,西周时期金文最辉煌灿烂的时刻。
西周金文的书法风格大致上可分为三期:
前期笔画有波磔和粗细的变化,风格圆醇敬重,代表作有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《大盂鼎》铭文,《大盂鼎》笔势非常圆润、气势恢弘;
中期笔画趋于匀整,风格平实端丽、柔和含蓄,如:《大克鼎》铭文等;
晚期金文形成了多种风格,如:《散氏盘》的气势飞动、体势欹侧,又如:《毛公鼎》浑沦雄阔,笔画精丽,再如:《虢季子白盘》的笔画非常圆劲,粗细基本上是一致的。
石鼓文 战国时期,秦襄公八年即周平王元年,秦襄公送周平王东迁,为纪其事,刻石为念,石头如圆桌般大小,形状像个鼓一样,故称为石鼓。
在这样的十块石鼓上,每一个石刻都刻有一首四言古诗,十首为一组,故称之为石鼓文,由于诗的内容是记载东迁途中的渔猎情况,又称之为猎碣。这十块鼓形石的文字,是唐初在岐州雍县南二十余里的三畤原发现的,是秦系文字的典型代表,也是研究小篆来源的一个重要资料。《石鼓文》的笔画劲折讯直,有如镂铁,但又敦厚浑润,其结体严整而有法度,但又有生动飘逸的风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