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到主要内容

文化资源展示

首页 每日一课 | 民族舞

每日一课 | 民族舞

updatex 提交于

一、主题:每日一课 | 民族舞

二、时间:4月8日——10日

三、详见微信公众号

四、内容:

民族舞

民族舞也叫民间舞,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、受民俗文化制约、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、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,民族舞为一个民族的标志物,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灵魂。中国民间舞是中国舞的一个分支,创立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,有效的考察、搜集、整理散见于民间的各民族舞蹈,通过加工——再创作。

民间舞蹈和人民的生活有着最密切的联系,它直接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,表现着他们的思想感情、理想和愿望。由于各民族、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、历史文化心态、风俗习惯,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,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。

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。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,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。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、锅庄、踢踏等。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而各具特色。自娱性的圆圈舞除《果谐》和《果卓》外,《堆偕》、《谐》与《卓》更是人们极为喜爱和著名的舞蹈。

课程目录

学跳藏族舞1

果谐舞

动作分解第一讲

动作分解第二讲

动作分解第三讲

动作分解第四讲

弦子舞

动作分解第一讲

动作分解第二讲

动作分解第三讲

动作分解第四讲

学跳藏族舞2

锅庄舞

动作分解第一讲

动作分解第二讲

动作分解第三讲

动作分解第四讲

依舞

动作分解第一讲

动作分解第二讲

动作分解第三讲

动作分解第四讲

 

果谐舞

果谐(Sgor-Gzhas)是中国藏族的一种歌舞形式,流行于农村地区,在藏语此字是指围成圆卷唱歌跳舞,因此也有译作圆圈舞,果谐通常在新年、庆丰收、逛林卡(林卡:藏语“园林”的意思)等节日于村广场、打麦场等空地表演,其长度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不等。其演出结构一般分成两段,第一段红谐是缓慢的舞步歌唱,第二段交谐是快速的歌舞,情绪热烈,果谐经常采用男女对跳对唱的方式进行。

文化云

  弦 子 舞  

弦子舞,西藏自治区传统舞蹈类传统舞蹈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弦子舞流行于四川、云南等省藏族地区及西藏昌都一带。弦子舞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自乐性歌舞。在节庆、婚嫁、集会时,人们欢聚一堂,舞时围成圆圈,领舞者边歌边舞,拉着弦子(藏族一种拉弦乐器)伴奏,余者随之,时而向圈内聚拢,时而散开,双手甩动长袖,动作优美。

 

 弦 子 舞 表 演 

文化云

锅庄舞,又称为“果卓”、“歌庄”、“卓”等,藏语意为圆圈歌舞,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。锅庄舞分布于西藏昌都、那曲,四川阿坝、甘孜,云南迪庆及青海、甘肃的藏族聚居区。
舞蹈时,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,有一人领头,分男女一问一答,反复对唱,无乐器伴奏。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,基本动作有“悠颤跨腿”、“趋步辗转”、“跨腿踏步蹲”等,舞者手臂以撩、甩、晃为主变换舞姿,队形按顺时针行进,圆圈有大有小,偶尔变换“龙摆尾”图案。

文化云

获取方式

扫描下方二维码,

点击“舞蹈”版块,

选择“民族舞”即可观看。

文化云